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忻州民宿幾乎“一房難求”。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對于許多游客來說,沉浸式體驗當地風土人情的生活方式,入住特色民宿就是最佳選擇。忻州依托長城、黃河、太行特有的歷史文化資源稟賦,以山西院落和庭院為基本單元,將生態、人文、鄉愁、記憶等文化符號植入民宿建設。忻州各類民宿兼得文化底蘊和地域特色,是“見山、望水、體驗鄉風鄉情”的真實場景,在民宿發展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隨著全域旅游的持續推進,憑借豐富的特有資源,山西各地民宿順勢而起,加速品牌化發展,不僅讓游客心懷“詩和遠方”,而且符合當地群眾發展產業、脫貧增收的美好愿景,同時又成為鄉村旅游提檔升級的重要標志。隨著《山西省鄉村民宿業發展規劃》(2022-2030年)的出臺,將引導山西鄉村民宿走上標準化、品牌化、集群化發展之路。一批鄉村民宿,已成為宜游、宜居、宜業、宜養的網紅打卡地,成為帶動鄉村旅游發展的強勁引擎,為忻州文旅全面提供新動能。忻州民宿圍繞“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的理念,使民宿與景區相輔相成。獨特的自然風光加人文底蘊,品牌影響不斷擴大,民宿從“寄生”走向了獨立和反哺,成為自帶流量的旅游目的地。忻州古城民宿,風格形態迥異,古老民宿與靜謐遠山交相輝映。在這里,是一種廟宇樓堂歸隱田園的享受,游客在四合院體驗后于朋友圈和微信群中推送,瞬間引發大量點贊。借助國家4A級旅游景區“金字招牌”,云中河景區不斷豐富新業態,堅持把旅游產業鏈做強做長,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贏,其中的溫泉小鎮別墅吸引了很多周邊省市的游客,與傳統民宿不同,房車、露營等致力于推廣以生活為本的旅游形態,融入樂活時尚和設計藝術,打造出“慢活文化”的形象。
忻州各民宿對應標準在環境建筑、基礎設施、服務接待、特色管理等諸多方面達標,最大的優勢便是,環境太美了。不僅體現了當地文化,其游客的參與性、互動性更強。建筑依山而建,冬暖夏涼,有濃郁的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每間客房都有主題,進入房間,給人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原木和石墻的搭配,既清新又富有格調,周邊環境優美久違,走在鄉間小道,總能勾起代代人小時的記憶。
如今大多數人對旅游提出了新要求,不再是以傳統的看風景為主,民宿發展也將隨之不斷進行改進與提升。家的溫馨與親切感往往是酒店所不具備的,這是民宿的閃光點之一,結合忻州的地理環境與人文風俗,更多地設計讓游客的身心能夠回歸自然,感受忻州集多維度、多民族、多故事于一身的產品,給大家提供一個可靜心、慢生活、純生態的體感。
在山水間入眠,給人心境之“雅”,藏身山水間,耳無車馬喧,遠離城市喧囂,回歸自然寧靜。忻州的“雅”來源于歷代文人墨客投身于自然山水中怡情養性。以傳統民居建筑為基礎,外觀全部就地取材,室內通過融合秀容文化、黃河窯洞風情等主題,既保留了建筑外觀的原始古樸,又達到了室內居住的現代化,通過濃厚的鄉村風貌,獨特的民風習俗,在尋常樸實間傳遞著精髓文化。在太忻一體的文旅規劃中,民宿被定位為發展的新增長極。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上,結合全域、全季節旅游思路,深化文旅融合,在探索“民宿+”上全力推動。緊抓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強化以忻州民宿為基因的新業態、新品牌,堅持因地制宜,創新“特色+”的發展模式,整合集體經濟和村民自營的分散民宿,全力推進民宿產業串點、連線、成片,破解“單打獨斗”的格局,增強吸引力和承載力。民宿很好地解決了忻州旅游“冷熱不均”問題。北方季節性較明顯,夏天游客多,其他時間幾乎都是淡季。如何在旺季保證游客有住房,淡季床位不閑置?通過電商提前網上預訂,室內旅游不分季節,利用大量民間接地氣的閑置房發展民宿,旺季淡季游客滿滿,既很好地調節淡旺季住宿的問題,也增加了百姓的致富收入。
低碳已成為引領民宿行業的新趨勢,忻州是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融合所造就的“一塊凈土”,不僅有著獨特的地域風情,還孕育了專屬的雜糧美食。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及山西打造文化和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的利好政策下,生態、文化和區位等天然優勢為滿足游客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因為疫情,本地鄉村游和周邊游成為主流出游方式,鄉村民宿的搜索熱度漲幅明顯,這種旅游產品成為很多親子家庭、年輕人群體休閑的首選。人們對尋覓原始、到鄉村山林度假的需求更加強烈,在城市周邊找處民宿是大多數人周末出游之選。鄉村民宿堅持創新,不斷優化產品,消費者可以實現在城市不能實現的內容。民宿是豐富旅游產品供給的重要領域,是調整和優化住宿業結構的重要形態,大力發展民宿業勢在必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近程型旅游經濟成為很多游客的青睞產品,未來鄉村旅游消費收入的總量還會繼續攀高,鄉村旅游的蛋糕越做越大,鄉村民宿的發展之路也就越走越寬。忻州有適于民宿發展的沃土,同時也有著強勁的消費需求,“民宿輕度假”已成為一種新消費模式。如今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不少新需求,對此民宿開始通過增加娛樂、康養、非遺、文創等業態,找到切入點,帶來新收入。在做好產品的同時,用直播平臺做好營銷,下一步,要思考不僅是“活下去”,還要“活得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文圖:米廣弘 山西文旅宣傳大使)來源:忻州網